2024年11月18日,伴随着奠基仪式的开始,一座承载着国际合作愿景的钢结构厂房在几内亚西芒杜MET破土动工。历时167个昼夜的奋战,2025年5月11日15:40分,当首根高14米、重达2.1吨的钢柱在精准定位中稳稳矗立于混凝土基座之上,这座由中外团队携手打造的场地地标终于挺立起第一根“钢铁脊梁”。
跨越鸿沟:理念融合催生创新动能
项目启动之初,中外管理理念的差异便成为首道难关。SIMFER管理团队坚持“零误差”的精密施工标准和SAFETY FIRET的安全要求,而项目部更强调“动态优化”的灵活管理。经过二十余次技术磋商,双方创造性提出“双轨验收体系”——既设立严苛的欧洲标准控制节点,又建立阶段性成果评估机制,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精度分级管理”模式。这种理念碰撞产生的智慧结晶,为后续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破障前行:多元文化熔铸团队之魂
面对中、英、法、马林凯语交织的工作环境,项目部采取聘请具备工程背景的专业翻译和本地化翻译结合的方式,全体管理人员在业余时间采取短期高频培训,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并通过数字化工具的辅助,提高程序文件翻译效率。特别是在斋月期间,项目部主动调整作业时序,将核心施工段安排在清晨和夜间,并设置独立祈祷室,用尊重文化习俗赢得当地员工的高度认同。精准翻译消除沟通壁垒,尊重习俗凝聚人心,项目推进高效顺畅,团队凝聚力与战斗力显著提升。
攻坚克难:逆境突围彰显中国担当
当10年一遇的雨季提前两个月来袭,项目部启动“双线作战”预案,一方面在施工场地周边开挖环形排水沟,在低洼地布设集水井+大功率抽水泵,将降雨影响减至最小;一方面紧急从当地采购防雨器材,搭设防雨棚,争分夺秒的利用降雨间隙加快土建施工。为克服当地工人普遍技能水平低的困境,项目部施工团队开展"师带徒、手把手"的传统教学模式,利用雨天在雨棚下示范教,放晴后场地实地操作练,最终培养出60余名符合现场施工要求的属地化员工。
这座拔地而起的钢柱,不仅标志着工程进入快速推进阶段,更凸显十二冶紧跟中铝国际“科技+国际”战略,也是十二冶积极履行“一带一路”共建共享的生动诠释。它凝聚着建设公司“逢山开路”的拼搏意志,闪耀着外方专家“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浸润着属地员工“追求卓越”的成长渴望。正如公司领导在安装仪式上所言:“这根钢柱撑起的是厂房的天际线,树起的是国际合作的新标杆。”
版权所有 中色十二冶金建设有限公司 晋ICP备09007338号-1 晋公网安备 14010702070578号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胜利街2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