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铝网站群

给矿山戴上“防尘口罩”——十二冶“压水袋+水膜”工法获《工人日报》关注

来源: 中色十二冶金建设有限公司时间: 2025-07-14

7月2日出版的《工人日报》在“职工科创”版刊发文章《研发“压水袋+水膜”工法 给矿山戴上“防尘口罩”》,对十二冶产业工人团队研发的“压水袋+水膜”综合除尘工法在云南兰坪金鼎锌业露天矿场实现爆破粉尘治理取得突破进行报道。这项每立方米成本仅0.029元的绿色技术,将传统爆破百米粉尘扩散半径压缩至5米内,被工人形象地称为矿山的“防尘口罩”。

针对露天矿山爆破扬尘治理难题,十二冶团队从炮孔口工艺创新突破,首创特制压水袋与立体水幕技术。爆破时冲击波挤压水袋形成雾化水膜,配合孔网间水幕构成双重屏障,经实测粉尘抑制率达98.7%。按年开采553万立方米计算,全年环保投入仅15.8万元,却使机械维修成本下降超80%,实现“投入半天停产成本,换持续生产许可”的效益转化。目前该工法已获 3 项国家专利授权。

十二冶团队还将工法与生态修复结合,在爆破平台周边栽种耐旱灌木,形成“爆破—抑尘—复绿”闭环,使矿区边坡绿植覆盖率从12%提升至65%,工业爆破区与生态修复带开始“换新颜”。


原文如下:


研发“压水袋+水膜”工法

给矿山戴上“防尘口罩”


一声爆破哨响,矿山腾起的不是遮天蔽日的黄尘,而是氤氲缭绕的薄雾——日前,中铝国际中色十二冶金建设有限公司产业工人团队自主研发的“压水袋+水膜”综合除尘工法,在云南兰坪金鼎锌业露天矿场交出硬核生态答卷。这项成本不足3分钱/立方米的绿色爆破技术,正推动矿山行业告别“尘雾围城”,实现生态与生产的双赢。

据了解,露天矿山爆破一直面临治理困境,传统水车喷淋难以捕捉爆破瞬间的高速扬尘,粉尘扩散半径超百米,周边农田常蒙上“灰纱”,作业能见度骤降更埋下安全隐患。十二冶项目团队从炮孔口突破,首创特制压水袋与立体水幕技术——爆破冲击波挤压水袋形成雾化水膜,配合孔网间水幕构成双重屏障。2624平台实测显示,粉尘扩散距离压缩至5米内,工人们笑称,这给矿山戴上了“防尘口罩”。

据介绍,这一爆破技术,120个炮孔仅增人工费750元、材料费72元,折合每立方米剥离量成本增加0.029元。按年开采量553万立方米计算,全年环保投入仅15.8万元,相当于矿山停产半天,换来持续生产许可证。该工法更深远效益在于设备损耗降低,粉尘减少使机械滤芯更换周期延长,维修成本显著下降。

技术革新重塑矿地关系。周边村民感慨:“过去不敢开窗晒衣,现在能呼吸清爽空气了。”十二冶还将除尘工法与生态修复结合,在爆破平台周边栽种耐旱灌木,形成“爆破—抑尘—复绿”闭环。如今黄土坡泛起新绿,工业爆破区与生态修复带开始“换新颜”。


转载自:工人日报


集团首页|联系我们|公司简介|招聘信息|信访联系

版权所有 中色十二冶金建设有限公司 晋ICP备09007338号-1 晋公网安备 14010702070578号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胜利街280号